丰城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创新构建“三个三”工作体系,将检察实践中的“问题清单”转化为理论研究的“成果清单”,推动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实现质效双升。2022年以来,我院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3项,在《人民检察》《检察工作》《江西检察》等期刊发表调研文章28篇,10篇研究成果在最高检、省级理论年会及征文活动中获奖。
导师帮带强根基:出台青年干警导师制,院领导、业务专家与青年干警“一对一”结对。青年干警在导师全程指导下执笔课题申报与研究,近两年向上级报送理论文章超120篇,实现经验传承与思维创新的双向赋能。
法学社团激活力:创立“丰检法学社”,下设三个专业组,40岁以下23名青年干警以“明法析理,包容思辨”为宗旨,常态化开展读书沙龙与专题研讨。社员年均至少完成1篇研究成果,其中《支付结算型信息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的实证分析》一文斩获全省二等奖、全国三等奖。
周五课堂拓视野:每周开设“周五课堂”,邀请高校学者及检察业务骨干授课,营造浓厚研学氛围。该机制已培养3名省、市级理论研究人才,1人入选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研究会会员。
护航中心工作:深化“检察建议+调研报告”模式,8份聚焦社会治理的调研获地方党委主要领导批示。《数字检察赋能社会治理成果》获“第六届全国检察官阅读征文活动”三等奖,2份检察建议入选省级优秀案例。
助推检察改革:围绕“剑‘益’蓝卫士”“检爱‘邑’护未”等品牌建设难点开展研究,理论成果《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筑牢党员理想信念根基》获全省机关党建课题优秀奖。
赋能一线办案:加强对重大疑难及新型案件研判,成果《基层检察院认罪认罚从宽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实证分析》获全省检察机关理论年会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法学会文集。
纵向联动强支撑:主动对接上级院研究室及相关部门,争取课题指导、资源共享。邀请上级院专家参与重点课题论证、成果评审,提升研究站位与影响力。
畅通渠道促转化:建立“期刊定向投稿+总结学术成果”机制,拓宽成果发布渠道,进一步激发干警的研究热情。
检校合作育人才:与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共建实践基地,开展合作3次,联合课题获江西省人民检察院立项,强化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